敢壮山(敢壮山歌圩)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敢壮山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现在,我将我的理解进行了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壮族文化 壮族传说“敢壮山神童”
2.壮乡有哪些传说

敢壮山(敢壮山歌圩)

壮族文化 壮族传说“敢壮山神童”

相传在田阳县敢壮山一带出了一个很有名的神童,他的名字叫农才。

有一年,皇帝要在田阳一带举行一次地方会考。那时候,朝廷有一项规定,每三五年在一些比较有名的县进行会考,以选拔那些有才学但又穷困的人才。皇帝听说,田阳县曾是布洛陀的故乡,布洛陀是壮族人的始祖,远古时就曾以“智慧过人”而闻名。皇帝起初不服气,认为南方是“蛮夷”之地,那里的人没有什么智慧可言。但又想,那里毕竟也是中国的疆土,何不到那里设一考场,顺便见识一下布洛陀后代们智慧,再者也观赏一下南方的风光。

南方虽然气候炎热,但果树成林,稻谷飘香,牛羊成群,皇帝坐在龙车上欣赏一路的美景,心里好不愉快,并爱上了南方这块神奇的土地。考场是设在一片碧绿的草地上,偌大的草地放着81张桌椅,上面写着考生的名字,皇帝以及考官坐在对面。农才虽然是敢壮山一带最有名的神童,但年纪太小,只有10岁,所以只能排在最末位。

考试时间从午时(即上午11时左右)开始,早等得不耐烦的考生鱼贯而入。考生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佼佼者。有的头发花白,少说也有60岁,看架势必定是满腹经伦的饱学之士;有的是而立之年,踌躇满志。鲜有十几二十岁的弱冠少年,更别说10岁的儿童了。待考生坐定。考官即在每位考生面前摆设一张碟子,碟内放一张煎饼,一条大蒜。

发完后,考官即不声不响地走了。考生们面面相觑,也不出一考题。考生们左顾右盼,有的早已饥肠辘辘,但面对着前面的煎饼一动也不敢动;有的被日头晒得头昏眼花,汗流浃背,考官们则端坐在遮阳棚下,慢慢品茶,观看考生的动静。

农才是坐在最末一个椅子上,开始见发下煎饼和大蒜,就觉得好笑,难道要考很多题目吗?连午饭都备下了。但是一个时辰过后,还未见考官有何动静。他两只小眼一转,即刻会意。于是抓起煎饼大嚼起来,同时又把大蒜当作佐料也吃得一干二净。全体考生望着他正惊愕之际,考场的锣声却响了起来,考官大声宣布:“第一道题,农才获头名。”原来,这是一道哑题,即“吃了再乍(蒜)”之意,谁也不会想到,农才这一“吃”即中。

第二道题是每人发给一张16开的宣纸,要求在有限的白纸上面写1000人字即为完题。只见考生们各使出浑身解数,把字写成如蚂蚁般大小,以求写够1000个字。农才看着这般大小的纸,心想,就是写出比蚂蚁还小的字,也装不下1000个字呀。他小眼一转,又想出了答案,于是大笔一挥,书写了9个大字,不慌不忙地交给了考官。考官看完他的答案后,即时宣布第二道题考毕。众考生们大都不信,这么快就写完了1000个字不成?只见考官大声说道:“此题并非比写字,而是考诸位的智才。你们想想,这张有限的16开纸中怎么写尽1000个字吗那答案是什么呢?那就是农才考生所写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答案就这么简单。”众考生听后又是一阵愕然,皆想,如此简单的答案,我怎么想不起呢。

最后一道考题,说是容易,但也不易做到。一棵柚子树上,挂着一面铜鼓,鼓面朝天,要求考生击鼓三下,但又不能爬树。要想击响离地4米的铜鼓,对一群文弱书生来说,也真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题。

年纪大的,只能望鼓兴叹,年轻轻的只恨平时苦读时少修一门轻功,虽然拼命跳跃,但哪里摸到铜鼓分毫?80个考生没有哪位能击鼓一下。最后,**到农才出场了。

只见他先摘一个柚子,用一小节木头穿透其中。然后从草丛中拉出一条七、八米长的野凉薯藤,一头系在柚子果的木头上,一头抓在自己手中。两手将柚果往上一抛,那果飞过横在铜鼓的木杆上,犹如一发炮弹,重重地击在铜鼓上。农才再把野藤往下拉,然后一松手,柚子又重重地砸在铜鼓上。如是三下“轰、轰、轰”铜鼓巨响回荡在考场上空。

壮乡有哪些传说

相传布洛陀与母勒甲是上帝派到凡间造人造物,创造凡人世界的始祖。位于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的敢壮山(春晓岩),也是他创造的。这里曾经是他牺身生息,繁衍子孙后代的圣地。下面的故事,便是关于布洛陀与敢壮山的传说。

“敢壮山”与“五指山”的来历

很古很古以前,田阳这个地方和其它地方一样,没有草木,没有人类,没有生灵,广渺的大地空空无物。而早就有了生灵的苍天,上帝看到大地仍死气沉沉,很早就盘算着派人到凡间繁衍人类,创造人间世界。终于有一天,上帝决定派布洛陀与母勒甲下凡,创造新的世界。

布洛陀与母勒甲受上帝的派遣,于二月初一启程。那天,布洛陀挑着一对大箩筐,箩筐的一头装着五个孩,另一头装着被褥和衣物;母勒甲肩扛一把锄头,手拿一把开山镰,乘着大帝宫殿前摘下的两片树叶,缓缓地飘流而下。……一天,二天。到了第十九天,布洛陀和母勒甲飘到了田阳上空。这时乌云突变,大地上从没有过的电闪雷鸣伴随着大风大雨,震耳欲聋地炸响在大地上空。雷劈声中,布洛陀肩上的扁担断了。霎时,两只箩筐飞奔着向大地坠落。布洛陀和母勒甲一见慌了神,他们立即甩掉手中的断扁担、锄头和镰刀,没命地扑向孩子。但是迟了。仅仅一眨眼的功夫,两只箩筐便分别落在东西相距十里的那贯和三今两地。装被褥的箩筐掉在东面的那贯,形成了“敢壮山”。那一孔一孔的被褥缝隙,后来成了山上的岩洞。

布洛陀夫妇落在“敢壮山”上,双双搜索了半天也不见了孩子的踪影,他俩立即奔向山顶西头的最高处遥望四周,仍然不见那只坠落的箩筐和五个孩子。于是又搬来石块垒成一个台子,这座台子后人叫“望子台”。布洛陀夫妻登上望子台往南一看,只见锄头镰刀坠落的地方挖开了一道弯弯的大缝沟,天上的雨水落下后都汇流进地沟里,形成了右江河。布洛陀和母勒甲无心留览河山,抬眼又朝西头望去。只见十里开外的平川上,有五个孩子在蠕动着。母勒甲一见激动地喊了一声“孩子”。喊声刚落五个孩子立即一动不动地坐在地上,一袋烟的功夫便变成了五座小山,人们叫做“五子山”。因为“子”和“指”同音,后人都叫“五指山”。

从此,田阳的大地上便有了“敢壮山”和“五指山”。

母娘岩与敢壮歌圩

布洛陀夫妇初来乍到新的世界,又刚刚失去五个孩子,随身带的被褥衣物化作了敢壮山,他们再也无心去寻找别的落脚点,从山顶下到半山腰,在一处朝南开的岩洞里住了下来,开始了繁衍人类,营造新世界的使命。这座岩洞就叫“母娘岩”。

话说母娘岩倒是一处不错的风水宝地。母娘岩坐北朝南,洞外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坪地,洞口两侧绿树参天,百花满地。洞内前厅宽畅,洞顶上倒挂着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把大厅装点得恰似一座宫殿。大厅后头有一连洞,与后山的通天洞相通。这种洞与洞相通,南与北相连的特殊构造,以及岩洞外的林木花草,使母娘岩成了冬暖夏凉,四季宜人的好居所。布洛陀与母勒甲住进来不久,便一个接着一个地生了好多孩子,没有多少年便孩子成群了。

孩子长大以后,布洛陀创造的世界也越来越宽,自己也越来忙不过来了。于是,他把孩子们分派到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让他们在各自的地盘,繁育后代,建设家园。孩子们远去了,但是总忘不了养育他们的母娘岩。于是,每一年的二月十九这一天,布洛陀与母勒甲的孩子们,便携带着自己孩子、孙子,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回来,给布洛陀老祖公和母娘拜寿。由于子子孙孙太多,路途近的先来,能进母娘岩给布洛陀、母勒甲拜寿,路远后到的子孙则从洞口挤到山脚排成长队等候。等着**到他们进母娘岩的时候,已经是三月的初七、八到初九。而这时,还在山脚等候的人待不住了,由于拜寿心切,他们纷纷就地引火烧香,香火一直从山脚插到母娘岩洞口,形成了一条香火长龙。从母娘岩中刚刚拜寿出来的子孙们,一个个见到自己的老祖宗虽然子孙无数,却仍然是那样健康长寿,心中兴奋不已。他们情不自禁地相约难得见上一面的各路亲人,向敢壮山的各个方向散开去,男男女女一面即兴哼唱山歌,一面将自己身上的衣物抛给对方表示庆贺。久而久之,每年的三月初七至初九,前来拜寿的布洛陀与母勒甲的子孙后代,都要在“敢壮”这里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形成了敢壮歌圩。

封洞岩的故事

封洞岩位于敢壮山南面石山与土坡相衔接的山腰,其上部为刀削似的绝壁,相传这是布洛陀初到凡间劈石取火留下的痕迹。绝壁下是一个岩洞口,但是被封住了,这里有一个故事。

话说布洛陀与母勒甲来到凡间世界,转眼间已过了数百年。几百年间,他们所生的孩子已经不计其数,而孩子所生的孙子、孙子的孙子就更数不清了。布洛陀老了,现在已变成了高高祖,他的子子孙孙已经遍布各个山寨部落。他想走出去,看看他布洛陀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到底变得怎么样,子孙们又怎么样生活,他们还认不认他这个老祖宗?于是,有一天,布洛陀摇身一变成了一位衣衫褴褛、长胡子、长头发,满身脏兮兮的老乞丐,来到远离敢壮山的一个小寨。一进寨子,人们见了他这位满身臭气的乞丐老人,大人们有的象逃瘟疫似的远远躲开,小娃仔们则围着他逗乐取笑。只有一对牧牛少年好心地请他到家里吃饭,那大一点的男孩子还给布洛陀补衣服,小一点的给他梳头发抓虱子。

布洛陀见到这种情况心凉了。但是他还不服气,不相信自己的后人竟有这等不孝的孽种。第二天大清早,他拿着一个破碗装着去讨饭,只见那些人还是一个个闭门不让他进;有的甚至在悄悄商议,将他杀了吃。还是那一对少年兄弟真诚地接纳了他。他失望了,决心惩治这些不孝的孽种。于是,他交待那对小兄弟,这几天如果遇着大风大雨,一定要跑到就近的大树下面去,紧紧地抱住树根不放,千万不要乱跑。说着便离去了。

不几天,老天爷可真刮起大风下起大雨。牧牛两兄弟遵照布洛陀的嘱咐,跑到古树下面去抱住树根,平安地避过了风雨。而寨子里的其他人,特别是那些心存不善的人,全部被大雨刮进岩洞里,洞口也被随后而来的大石头严严实实地堵上了。过后,寨子里幸存的人,请来能工巧匠想凿开洞口救人,三天三夜凿了个表皮,三年了也未能打开洞口。这就是封洞岩的故事。

人类的来源一姆洛甲和婆王神话

在壮族中有《姆洛甲》造人的神话,其梗概是:

相传姆六甲是一位造天地、造人类和万物的女神。她吹一口气,升到上面便成了天空;天空破漏了,抓把棉花去补就成为白云。天空造成了,她发现天小地大,盖不住,便用针线把地边缝缀起来,最后把线一扯,地缩小了,天能盖得住了。然而地又不平了,大地边沿都起了皱纹,高突起来的就是山,低洼下去的就成了江河湖海。她没有丈夫,只要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但孩子从腋下生下来。她见地上太寂寞,便又造了各种生物。她的生殖器很大,象个大岩洞,当风雨一来,各种动物就躲进里面去·。

由于自身的繁衍对原始人类的极端重要性,壮侗语民族先民就把姆洛甲奉为生育大神,拜她为圣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姆洛甲又变成主管生育的花婆母神、花婆王,成为己婚女子求子的偶像。在壮侗语族各民族中都有相关的神话传说。例如仡佬族就有《婆王》神话,其梗概是:

婆王掌握着一座极大的花山,日日忙碌着护理花山上的花。

人是婆王花山上的花。她把花的生魂送给谁家,谁家就生小孩。送红花是女孩,送白花是男孩。婆王花山上的花长得很茂盛,开得鲜艳,人间的小孩就平安成长,不生病,身体健壮。如果花山上的花生了虫,小孩就生病,有灾难。婆王给花除了虫,孩子的病就会好。婆王在花山上淋花,花湿了水,小孩睡觉时,全身冒汗,衣衫湿透。人死了,生魂回到花山上,还原为花,再由婆王送给他人,这人便到别家投胎去了。

斗雷王一布伯、布杰神话

有关布伯的神话故事,普遍流传于壮族聚居的地方,有诗歌体,也有散文体的,主要歌颂布伯为拯救人类,与制造干旱的雷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其梗概如下:

雷王下到人间收粮食,布伯不给并戏弄了他。回到天上后,雷王叫雷将陆盟关好铜闸,不给人间降一滴水。众人找布伯商量,布伯决定带大家到天上去自己扒开铜闸放水。这一年虽然雷王不降雨,不撒露,年成还不错。雷王知道布伯带人上天放水,就把天升高,只留岜赤山上的日月树作为天梯,并又关上铜闸,人间天大旱。于是布伯带人下海找雷王的兄弟龙王借水,龙王不肯借,布伯拔了龙王的胡须,龙王逃到深海去了。布伯十分气愤,上岂赤山找到日月树上天找雷王,他把剑架到雷王的脖子上要他放水,雷王哀求:“你放我,三天后给你降雨。”布伯信以为真,回到地面。谁知道三天过后仍不见降雨。

布伯知道雷王真的反了心,便叫家里人到河里去捞豆葵,把豆葵铺到屋顶上。又去砍纱树来剥皮,拿来扎木楼的晒棚。然后叫他的儿女伏依兄妹拿着扁担在棚下等,叫妻子拿着鱼网,自己拿着鸡罩,在檐下等。

突然,雷王忘乎所以地冲下来,从屋顶滑到棚台,又从棚台滑下来,摔倒在地上,布伯的罩象一口铜钟那样从上落下来,牢牢地罩住雷王。雷王再也逃不脱了。布伯把雷王锁进粮仓。雷王用计骗伏依兄妹送水喝。喝了水的雷王全身充满力量,冲破粮仓跑上天去。

雷王决天河,天河水全部倾倒下来;龙王要报拔须之仇,也放着海水,驱使虾兵蟹将推波助澜,直把水涨过山头,淹到天蓬顶下。雷王以为人间的人全死光了,布伯也一定死了,便打开天门往下看。谁知布伯的伞船正向天门驶来,只见布伯挺着胸,提着剑,怒气冲冲地直奔雷王而来。雷王的眼睛也喷出愤怒的火光,他马上持着板斧,向布伯飞冲下来。布伯眼疾手快,两脚一蹬,伞船便从雷王脚下滑过去,然后回身一剑,把雷王的脚削断了。雷王赶忙逃回天门,害怕布伯的伞船随波逐浪,直闯天门,就连声喊着:“快退水,快退水!”

雷兵雷将己知道布伯的厉害,赶忙退水;龙王也知道布伯不好惹,也忙着退水。这水退得又猛又快。布伯的伞船摔得稀巴烂。布伯一颗红心,进到天蓬上镶嵌起来,它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启明星。

布洛陀传说1

敢壮山与五指山的来历

在很久以前,田阳这个地方和其他地方一样,没有人类、没有草木、没有河流,广阔的大地空空无物。天神看到大地死气沉沉,就盘算着派人下凡创造人间世界。于是布洛陀很母勒甲受天神的派遣在二月初一下到凡间,创造新世界。

那天,布洛陀挑着一对大箩筐,箩筐的一头装着五个孩子,另一个装着被褥和衣物;母勒甲肩扛一把大锄头,手拿一把开山镰,乘着天神大殿前摘下的两片树叶,顺风而下。一天、两天……到了第十九天,布洛陀和母勒甲飘到了田阳上空。这时乌云突变,闪电雷鸣伴随着大风大雨炸响在大地上。雷劈断了布洛陀肩上的扁担,霎时,两个箩筐飞一般的向地上落下。布洛陀和母勒甲一见慌了神,他们立即甩掉手中的东西、没命地扑向孩子。可是来不及了,一眨眼睛的功夫,两只箩筐分别落在东西相距十里的那贯和三今两地。装被褥的箩筐掉在东面的那贯,被褥落地的地方,突然间耸起了一座高山,这便是壮家第一山“敢壮山”。

布洛陀夫妇落在“敢壮山”上,寻找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孩子的踪影。于是,他们上到山顶,用石头垒成一个台子,四处寻望,这个台子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望子台”布洛陀在望子台望南一看,只见锄头镰刀坠落的地方挖开了一道弯弯的大逢沟,天上的雨水落下汇流在沟里,这便成了右江河。布洛陀和母勒甲无心浏览河山,抬眼又向西望去。远远看见平地上有五个孩子在动。母勒甲激动一喊“孩子”!喊声刚落五个孩子立即动也不动地坐在地上,一会功夫就变成了五座小山,人们叫做“五子山”。因为“子“同“指”谐音,后人都叫做“五指山”。

“哇……”

突然间,活生生的五个儿子变成了五座山,在也听不到父母的呼唤。布洛陀夫妇失声的哭喊起来,双手疯也似刨起脚下的泥土。“哗啦、哗啦”往敢壮山四周抛去。谁知这些泥土一落下,很快又形成了一座连着一座的山峰,与五子山连在一起。环绕在敢壮山周围。

从此,壮乡的大地上便有了“敢壮山”为主山的敢壮山山脉。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壮族群众做五色糯米饭,聚会对歌,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关于“三月三”的由来,各地说法不一,众说纷纭,不过千百年来壮乡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壮乡有一个员外生有三个美若天仙的女儿,长女次女都已嫁给了有钱有势有地位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只有名叫丽妹的三女还未出嫁,她聪明过人,能诗能歌能文,品行独特,经常背着家人乐善好施穷人。尽管追求丽妹的富人官人络绎不绝,但她都一一回绝,弄得父母伤透了脑筋。原来丽妹早有了心上人,他是本村贫穷人家的子弟,村民管他叫阿强哥。阿强虽出身贫寒,但心地善良,经常为穷人做好事,无论谁家有什么农活忙不过来,他总挤时间前去帮忙,他家有什么好吃的,也少不了乡亲们,因而得到了大家的厚爱。阿强也聪明过人,虽然经文圣书没读多少,但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尤其是吟诗唱山歌,能触景生情,即兴时,山歌唱得滔滔不绝。丽妹虽然经文圣书比他读得多,但还拜他为师。阿强见丽妹谦虚好学,总把她当亲妹妹看待,经常一起探讨诗文。那一年农历二月下旬,壮乡举行山歌比赛,丽妹、阿强哥都报名参赛。听他俩的对歌,人们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结果双双都得了头名金奖。通过这次赛歌,丽妹对阿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对他那聪明绝顶,现编现唱,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深感敬佩,于是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大家离去之后,丽妹有意留了下来,含情脉脉地对阿强吐露了自己的爱意,并发誓:“如阿强哥不娶她,她也一辈子不嫁人。”对她的话,阿强十分高兴,但又想到自己的身世,难为情地推辞说:“我出身贫寒,恐怕你父母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丽妹紧紧抱住他,告诉他说:“不会吧,只要你登门求婚,他们会同意的。”丽妹追求阿强,乡亲们都知道了,他们都说愿为阿强捐献彩礼,只要员外家人开恩。阿强在乡亲们的资助下,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带上厚礼与媒婆及同伴到了员外家求婚。尽管他们好言相劝,员外夫妇就是不肯把三女许配给阿强。他们无奈,只好失望而归。丽妹见自己的父母无情,便产生了私奔的念头。

一个深更半夜,丽妹跳窗找阿强哥去了。正当他们相互倾吐衷肠之际,员外家丁闯了进来,强行把丽妹抓了回去。丽妹泣不成声乞求父母成全她与阿强这门婚事。说阿强家境虽贫寒,但凭他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会有好日子过的。但固执的父母还是不同意她的哀求。痴情的丽妹眼看不能与阿强结为夫妻了,便心灰意冷,萌发了不如死去的念头。待父母他们都散去入睡后,留下遗书,便吊梁自尽了。门外的丫环朦胧中醒来,听见闺房内有了异常,打开一看,她简直惊呆了,丽妹己寻短见了。她拼命呼救。顿时,员外—家嚎哭了起来。他们看着遗书,悔恨不该干涉儿女的婚姻自由。乡亲们从哭声中知道了丽妹为了反抗父母不给婚姻自由而悲愤死去,对她深感同情,都对员外夫妇极为愤慨。

再说阿强从员外家提婚不成回到家后,饭茶不思,一头便栽倒在床上,父母怎样叫唤他,就是不吭声。当丽妹殉情的噩耗传来,无形给阿强重大的精神打击,他脑子嗡嗡作响,想到生不能结为夫妻,死去在阴间也要结为夫妻。想到这里,他起身走出了家门,三步并作两步,很快来到了员外家,“哇”的一声扑在丽妹的尸体上,说时迟,那时快,猛地起身一头撞到梁柱也殉情去了。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三。乡亲们见壮乡里的好儿子、好女儿双双殉情了,个个悲痛万分,哽咽着、哭泣着。有的还以山歌来称颂他俩坚贞不屈的爱情,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三天后才隆重地为他俩下葬。

为了纪念他俩,每年人们便在“三月三”这一天,蒸着糯米饭,带上鸡鸭鱼肉,上山为他们扫墓,同时联欢唱歌,一唱就是几天几夜,歌圩就这样形成。

关于绣球的传说:

关于绣球,在壮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县旧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人家。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

阿秀美丽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坚决不从。

当恶少得知阿秀深深地爱上邻村的阿弟时,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阿弟关进地牢,并判了死刑,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似晴天霹雳,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

在阿秀哭瞎了双眼以后,阿秀开始为秋后就要被问斩的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载满阿秀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

在阿秀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买通了狱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摸到日思夜想、却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阿弟时,阿秀绝望了,摸索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飘然落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

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绣球就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壮乡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后来也就有了抛绣球、狮子滚绣球等民间活动。

现在,抛绣球仍然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乐器——“飞砣”,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后来飞砣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人们在茶余饭后常互相抛接以娱乐,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

现在已经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宋朱辅《溪峦丛笑》载:“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双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敢壮山这方面的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gehaha.com/gonglue/62364.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