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寺(筇竹寺方丈还俗娶女富豪)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筇竹寺”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筇竹寺的建筑格局
2.筇竹寺的历史沿革
3.筇竹寺门票是多少
4.筇竹寺的文化传说
5.筇竹寺罗汉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6.筇竹的相关文化

筇竹寺(筇竹寺方丈还俗娶女富豪)

筇竹寺的建筑格局

筇竹寺建筑因山就势,依山而建,采用中轴东西方向,坐西向东布局方式,形成四进三院式的庭院空间。筇竹寺现有三重院落,沿中轴方向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华严阁。天王殿左右厢房为天台来阁、梵音阁。大雄宝殿左右厢房为祖师殿和伽蓝殿。其余设有客堂、斋堂、僧房、方丈室、香铺、长廊等建筑。  筇竹寺建筑群体之间的主从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筑平面大小上,而且从屋顶色彩上也能予以清晰区分。中轴线上的建筑,屋顶均采用**琉璃瓦铺设,端庄大方,气度不凡,强调“尊者居中”的中庸之道。围合中轴的建筑一律采用青瓦铺设。寺院也一反“开门见山”的传统布局,若要进入寺院还须经一坡道缓缓而上,绕过院墙,方可到达山门。山门及坡道形成了寺院的前导部分,将欲扬先抑的手法运用到建筑的布局当中。在坡道的尽头独设一座钟楼,大概到明代中叶,在钟楼对面建立鼓楼,形成钟楼、鼓楼相对而立的建筑布置。

筇竹寺的历史沿革

如果有闲暇,周未登山己经是我们的习惯。昆明四周知名、不知名或者无名的山峰丘峦似乎已经被我们登遍。八月下旬周末,我们在地图上查到了昆明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看了百度的简介,感觉还不错,徐霞客也曾经游览过,于是决定第二天开车去。在高德地图上查行车路线时,发现正好路过筇竹寺,正好一起游览。

**竹寺五百罗汉名气之大如雷惯耳,前往参拜己是想望之中的心仪之事。去年我和妻子曾去过一次,在电脑上查到在黄土坡车站转61路车,但下车后却找不到,问了几个路人也不哓,最后碰到三对老年人,其中一人回答说: 我们要去野郊公园,正好路过筇竹寺,跟着我们走吧。去筇竹寺的目的有二,一是游览参拜,二是爬山锻炼。但有没有山爬心中无底,于是又去请教。回答是: 要想爬山,最好先去野郊公园,两地隔一座山,山沟间有一座吊桥,过了桥顺着山道,很快就到。即达到了目地,又游览了野郊公园,真是两全齐美,欣然同往。下车告别路友,一边游园一边寻找吊桥,但走遍公园却没有发观吊桥的踪影,问游人也不哓,最后问管理人员才知己成危桥早己拆除。这样我们就在绝顶聪明之中于筇竹寺擦肩而过

 筇竹寺坐落在昆明西郊的玉案山上,距城区十二公里。 汽车 在峰峦环抱云雾撩绕的玉案山弯延起伏的公路上缓缓行驰,翻越几座山岗,转过石桥开进车场来到筇竹寺。

**竹寺因地就势,依山而建。院落前小后大,呈梯形。寺庙坐西向东,布局四进四院,依次为山门、三合阁、大雄宝殿和华严阁。其中三合阁的正面为天王阁,背面是天台来阁和梵音阁,两边为斋堂和浴室。大雄宝殿的厢房有祖师殿和伽蓝殿。其余还有客堂、僧房、香铺、长廊等建筑。

 车场旁边有一道院墙,片石砌底,琉璃瓦盖顶,红色墙面上写着筇竹禅寺四个大字。只见墙不见门,只有顺着缓坡绕过院墙才可看到寺门。寺门不大,门前有廊,门边和前廊上有四根木柱,和山墙一起托起房顶。顶微倾,铺金黄琉璃瓦。左右前柱与山墙之间有木栅,内一边置赤火金刚,另一边置避水金刚。门旁有一幅对联,用词对仗宫整,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熏染,其文如下: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已不了了之

 没有横联,由红底黄字写着筇竹寺的牌匾所代替。筇竹又叫罗汉竹,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竹子,也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珍稀物种。

 用筇竹做为寺名,其中还有一段传说故事。明代文人郭文在《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中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爱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鄯阐是昆明的古称。文中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传说。在唐代贞观年间,鄯阐候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猎,忽见一头犀牛跃出,于是紧追不舍,追到玉案山北面,犀牛突然不见了,四处寻找,仰望山巅,只见山上云雾缭绕,有一群鹤貌童颜,形像怪异的僧人立于山上。他们急忙上山,到那里僧人早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支僧人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起来看个究竟,但竭尽全力也拔不动。高光、高智兄弟觉得奇怪,第二天又到玉案山去看,插在地上的筇竹杖已长成青翠的竹林,他们十分惊奇,认为是“山灵显示”,此珍贵的“佛地”也,于是便在此建寺居僧,取名筇竹寺。因此,天王阁门前两侧柱上有副对联作了这样的概括 :

地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呈箍竹传奇。

走进山门,进入前院,院中有两棵柳杉,树龄300年以上,树径一米有余,苍翠挺拔,技繁叶茂。柳杉又名孔雀松,树冠圆锥形,树皮红棕色,纤维状;大枝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下垂,像垂柳故名柳杉。走上台阶,门前有一龙缸,水中有一金蟾,张嘴向上,据说把钱币投入其中会有好运,银币布满缸底。

天王阁内四大天王两两相对而立。有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胃,手持琵琶。梵文多罗吒意译为“持国”,意思就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其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有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意为“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手持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也有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胃,手中缠一龙。毗留博叉意为“广目”,即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为群龙领袖,故手持一龙,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饭依佛教。还有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胃,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毗沙门意译即\"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四大天王即是四大金刚,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人物,借用于佛教。佛法无边,但还有天敌。四大天王的作用就是抗敌护法,护佑众生。赤火和避水金刚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也是佛教传入后演进的产物。

四大天王之间有一座佛台,佛台上贡奉着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也叫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弥勒是常见婆罗门姓氏,意译为慈爱,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佛主是同代人,后来随佛主出家,成为佛家弟子。其在释迦牟尼入灭之前先行入灭。生前为一菩萨,将是佛主的继任者,未来弥勒将托生于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之众生,故也叫未来佛。

走出天王阁,正对面是大雄宝殿,左右是天台来阁和梵音阁。两边厢房为祖师殿和伽蓝殿。庭院比前院大出许多,院中有山玉兰和梨树各两棵,树龄都在百年以上。

 大雄宝殿长约二十米,宽十米,采用古代重檐斗拱结构,金黄琉璃瓦铺顶,四角高高翘起,庄重肃穆,气宇不凡。在佛界,大雄宝殿就是正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是佛主的德号,大者包含万象之意,雄者摄伏群魔也。因为释迦牟尼佛具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干世界,因此佛教弟子尊称其为大雄。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来,也有人称大医王佛,为东方琉璃净土的教主。能治贪瞋痴,可以为众生祈求消灾延寿。释迦牟尼佛是此娑婆世界现在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现在佛。三个佛同时供奉在大雄宝殿里面,称现在横三世佛。

大雄宝殿的对面是天台来阁和梵音阁。里面陈列清未光绪九年四川泥塑大师黎广修应方仗梦佛和尚邀请,同其弟子七易寒暑、呕心沥血塑成的五百罗汉。

 罗汉最早是指释迦牟尼的十六弟子,史称十六罗汉,传入中国后又增加两位称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原指参如释迦牟尼圆寂仪式的五百信徒,但大都没有名号。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发展,大致到宋代五百罗汉就名序俱实。中国寺院供奉的五百罗汉源于南宋高道素所撰写的《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列举第一罗汉阿若懦陈如到第五百位愿事众尊者,颇为周全。原碑不存碑文收在《嘉兴续藏》第四十三函中。他们当中有佛教初创时期释迦牟尼的弟子,也有其后各时代的高僧、居士;有印度的,也有中国的,均是为佛教事业作出贡献之人,列于五百罗汉之列供奉。

 天台莱阁中堂奉有孔雀大明王菩萨和五十八尊罗汉,左堂和右堂分别有七十五尊,外廊1十尊,共二百一十八尊。梵音阁中堂奉千手观音和五十七尊罗汉,左右两堂各七十五尊,外廊十尊,共二百一十七尊。两阁中罗汉分三层环绕墙壁,第一、三层为坐姿高一米,二展为站端高约十四米。均为单体彩塑,一反传统佛塑,目神呆之情态而哭泣欢笑,喜怒哀乐,有如常人。两阁有彩塑四百三十五尊,另外大雄宝履两侧各有三十四尊,共有五百零三尊彩塑。

大雄宝殿虽然开门,但只允许在门口朝拜,不可以进入。从门栅间隐隐约约看到两侧的彩塑,美的让人惊讶,与两阁彩塑完全不同,不是单体,而是一面立体彩塑墙。众罗汉各显神通,跃如腾云驾雾,走如行云流水,坐则稳如泰山动与静、乐与哀、走与坐完美和谐水乳交融。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和谐。彩塑墙上既有单人的造形,又有众佛的组合;即有平形布局,也有圆形构图,形式多样,交互使用。色泽艳丽和谐,神态喜怒哀乐、举止干奇百态,动作挥酒自如。无可置疑其为举世无双,不可估量的艺术珍宝。

 绕过大雄宝殿,穿过一座门楼,就到了华严阁。华严阁是昆明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重檐斗拱建筑,里面有清代文人钱南图的对联,还有画家黎广修的壁画,可惜一九八四年因火灾损毁,在政府和佛界的主持下,一九八九年重建。新建前华严阁保持原有风格,只是用现代钢混结构代替原来的土木结构,并且进行仿木处理。重檐斗栱,金黄琉瓦,雕花门窗等依然如旧。殿堂上下两层,总面积四百多平方米。下层供奉汉白玉的华严三圣像,上层供奉缅甸玉雕的施迦牟尼像。

 华严经所述的华藏世界中的三位圣者是毗卢遮那佛、普贤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毗卢遮那汉译为平等觉、法界无量,又称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法系的鼻祖,对中国藏传佛教影响颇深。

**菩萨代表菩萨行愿,又称三曼多践陀罗。其应化道场在四川峨眉山。文殊曹萨代表聪明智慧,又称大智菩萨。其应化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胁侍,与毗卢遮那佛一起尊称为华严三圣。和大雄丰殿一样,华严阁也不允许进入,所以无法向缅甸玉雕的释加牟尼行叩拜之礼。

 穿过华严寺来到后院,院中建有一排长廊。登上长廊,面前一方池水,几点浮萍,几条金鱼穿游其间。池塘边有三座石塔,两座建于元代,一座建于明代,当年霞客先生游记中曾有记述。游客稀少,安怡祥和,这里也许就是佛门静心之地,远离世俗的纷争与困扰,片刻小憩,终生难忘。

离开时忍不住又去看五百罗汉,似曾相识,突然想起三十年前似乎曾经来过一次。不过那时懵懂无知,也是走马观花,当时的我满脑正统哲学思想,佛教就是迷信和欺骗,岂不知世间万物存在即有道理。可悲!否定佛教的我其实是连佛教的常识都不知道而己。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八日初稿

注: 游记来源阿昌游记,第一卷、《云南印象》第一章、《走进昆明》

筇竹寺门票是多少

筇竹寺始建于唐宋年间。

筇竹寺建立之初,并不为人所重。到元初有高僧雄辩法师在此讲经,声誉渐高。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筇竹寺毁于火灾。永乐二十年(1422年),沐晟、沐昂主持重修筇竹寺,至明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历时六年,形成比元代规模更大的寺庙建筑群。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昆明高本《玉案山筇竹寺供奉藏经记》记载他捐金陵刻本藏经667函6714卷,庋藏于寺中。

清康熙元年(1662年),重修筇竹寺,学政李光座撰《重修玉案山筇竹寺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云贵总督蔡毓荣又重修筇竹寺。

清光绪九年(1883年)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筇竹寺住持梦佛大和尚,请来四川鲁班会“隆昌帮”、“蜀东帮”古建筑维修工匠,重修山门、天王殿、大雄殿、华严阁,两庑厢房及庖湢库庾。大雄宝殿南北两壁及天台来阁、梵音阁,从四川合川县聘请泥塑艺术大师黎广修(字德生),带着徒弟重塑五百罗汉。

1983年,筇竹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84年4月,华严阁毁于意外火灾。为恢复这一历史文物古迹,1989年10月,在政府和信徒的支持下,华严阁集资进行了重建。

1985年,筇竹寺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

1990年12月25日至26日,筇竹寺隆重举行了方丈升座仪式,明道长老荣膺筇竹寺方丈,这是建国以来昆明举行的第一次方丈升座仪式。

1992年开始,筇竹寺修复大殿工程,经二年时间,恢复明清时代重檐斗拱的建筑风格。

1994年10月12日,云南昆明筇竹寺隆重举行重修大殿落成和佛像开光庆典。

2001年6月25日,筇竹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筇竹寺的文化传说

筇竹寺门票价格:10元

昆明城西北有玉案山,盘旋逶迤十余里,翠峰屏列,林壑幽深,山泉叮中咚,白云环绕。玉案晴岚,古代为滇阳六景之一。

玉案山不仅风景秀丽,且为昆明的佛教胜地,环山皆列禅刹,旧有十余座佛寺,以历史之久远,影响之大,香火之盛而论,筇竹寺当为其首。造型优美,驰誉中外的五百罗汉的彩塑就在这里。筇竹寺据说是大理国鄯阐府(今昆明)的高光、高智兄弟所辟。相传,他们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猎,有犀牛跃出,于是紧追不舍,到玉案册现筇竹寺西北面的山箐里不见了。仰望山腰,祥云缭绕,有几位相貌奇特的僧人立于云上,他们急忙爬上山去寻找,到那里,僧人早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支异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出来看个究竟,但竭尽全力也拔不动。第二天去看,竹杖早已长成青翠的竹林。他们十分惊异,认为是神灵显示,这是块珍贵的佛地,于是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筇竹。对此,寺门口的一副对联作了这样的概括:

地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异,季竹传奇。

筇筑寺罗汉这个传奇,恐为建寺之人为提高寺庙的声誉而编出的神话。实际上,筇竹一词始见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阿富汗)的市场上见到蜀布和筇竹杖。这筇竹杖被视为古代云贵高原出口的名产品。而杖与僧人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以筇竹作寺名,既可能是该地翠竹茂密景色的写照,又暗寓其寺为云南佛寺之代表。筇竹寺建立之初,并不为人所重。到元初有高僧雄辩法师在此讲经,声誉渐高。雄辩俗姓李,昆明人,少年时代为大理国师杨子云的高足。

元初,至中原学习25年,先后拜4位德高望重的法师学习,是昆明比较有声望的僧人。到雄辩的弟子玄坚住持筇竹寺时,曾得到元武宗赏赐的《大藏经》和元仁宗颁赐的圣旨,钦命玄坚为该寺住持,并寺院的田园、地双、人口、疋头、铺面等等,别人不得占夺。后来这圣旨镌刻为碑,现立于大殿左侧。碑高约1.5,宽1米左右,直书。一面为蒙文,一面为汉文。汉文为当时的白话估,故又称白话碑,是研究元代云南寺院经济、口语特点、佛教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梵宇云埋筇竹老,在漫长的岁月里,筇竹寺屡遭破坏。明永乐己亥(公元1419年),受火灾,荡燃为榛砾墟。永乐壬寅(1422年)重修,于宣德戊申(1428年)竣工,历时7年。以后经过多次维修,至清咸丰时又残破不堪,于光绪十一年至光绪十七年(公元1885-1891年)又重修。现存寺院便是清末的遗制。著名的彩塑五百罗汉像,也就在这一时期完成。

这五百罗汉是四川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字德生)和他的五六个助手,经历了7个寒暑(公元1833-1890年)的辛勤劳动才完成的。这些作品分别陈列在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中,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多为从像,中间一层多为立像,排列讲究对称,如左为降龙,右为伏虎;左为腾云,右为驾雾等等。据说,因塑像工作时太大,靠黎广修一人无法完成,上下两层多为他指导助手们创作的;中间一层,举目即见,至关重要,是他亲手制作,精品亦多。

我国的佛像雕塑艺术勃兴于两晋,盛于五代,现存的北魏开凿的云岗、龙门等石窟是其光辉代表。大概是由于一般佛像,都要求威严庄重,超凡入圣,合掌端坐,不露感情,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而罗汉在修行之中,能通过他们表现人生的各种感情,为人们所喜爱,也给艺术家以发挥创造性的广阔天地。

因而僧俗间有些人以好画罗汉著名,如后汉李罗汉,后蜀的贯林。初画时仅为十六罗汉,后渐衍渐繁,直到五百。我国四川新都宝光寺、湖北汉阳归元寺、苏州西园、北京碧云寺,都有五百罗汉塑像。这些罗汉堂,各有自己精彩之作,为广大游人所喜爱,罗汉堂的规模也比筇竹寺大。但论生活气息的浓郁,艺术造诣的高超,世人多以昆明筇竹寺这堂罗汉为好,甚至被誉为东方雕塑宝库的明珠。

进入罗汉堂,首先给人的印象是这些罗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体态风度富于变化,表情姿势各有不同。纹饰据年龄及人物性格特点及他所处的环境又各有区别。从而使五百罗汉各呈妙态,无一雷同。五百罗汉尽管千姿百态,但从创作手法来分,大体包括两类型,一是运用浪漫主义方法,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塑造出的一些奇特的形象。如向九天揽月的罗汉,手比身长数倍,神情专注,正用手中法宝勾取明月;长脚跨海的罗汉,涉足惊涛之中,水仅及膝下,正一步步朝前走去。一位尊者巨眼怒睁,大若铜铃,双眉紧蹙,面部肌肉暴起,左手半握高扬,似见仇敌,怒火中烧,一边张口大叫,一边要向前扑去。在这些艺术形象身上,凝聚着人民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理想和愿望,是现实土壤里绽开的理想之花。另一种是主要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借神的形象表现人类的精神面貌,既有浓郁的宗教意味,又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这类作品不仅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出现了许多精彩之作。比如:在梵音阁内一尊罗汉,赤脚交叉闲坐,左手微微托腮,右手正用挖耳掏耳朵,他敛眉眯眼,嘴的右角上翘,右边颧骨上的肌肉上收,将他又痛、又痒、又舒服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至。那位一手扶白象,一手提禅杖,胡须很长的尊者,似乎远道而来,他高大的身材,宽厚的胸膛,炯炯有神的双眼,和善的面容,令人想起无数的善良忠厚、饱经风霜而仍体魄健壮的山区农民。那位除忧尊者,满脸笑意,体态丰盈,如在亲切开导亲友,全身洋溢着乐观的气息,似乎人们见到他,真能忧愁俱除。天台莱阁中有好几尊青年罗汉塑像,大多塑得神采奕奕。其中一尊,白嫩圆润的面庞,清流明亮的双眼,整齐洁白微露的牙齿,嘴唇略张,若在与人谈话,右手抬于胸前,他的皮肤有弹性,鼻孔有呼吸,体内有体温。是罗汉,更是一位秀骨清相纯洁可爱的青年。

除了单个的罗汉之外,雕塑家还设计了一组组互有关联的人物。如一位头顶风巾,身披袈裟,手执大节龙头竹杖的罗汉,正张着宽阔厚实的嘴,板着手指,凑近同伴,似在低声细语,诉说人世沧桑;而他的同伴,手捧法器,侧耳倾听,惊讶、同情、深思,各种复杂的感情集于一脸,似乎窥见他心灵的震颤。一位赤足着草鞋的罗汉,他左臂上架一只蛤蟆,右手指蛤蟆,躯体右屈,似在张口呼人观看;其右侧罗汉,衣服垂落臂上,手捧一尊小坐佛,背身不顾,那神态,似不屑一看;再右有一执藤杖罗汉,穿灰袍白裤,着布袜草,左手执杖,转身向左侧持蛤蟆的罗汉,右手轻指,双目凝视,似欲凑近观赏。这两位着草鞋的罗汉,对蛤蟆如此有兴趣,使人猜想他们的身世大概与乡村有关吧!

在大雄宝殿晨,雕塑家在设计组雕时,还大胆地运用圆圈形和集体行进的队列组合,这些罗汉似相邀要到某座名册赴会,他们各显神通,腾云驾雾,骑豹跳,往前赶去,犹如行云流水,造成强烈的动态感。整个罗汉堂既有单个的雕刻,又有组雕;有一线形的布局,也有圆形的构图,多种形式,交互使用,在统一中求变化,既多姿多彩,又有完美的整体效果。这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形象,不仅人体比例、肌肉骨骼、服饰衣纹都大体与常人相等,而且他们的喜怒哀乐、举止动作亦如人世,就是他们手中所握的花、杖1鞭等道具,多为就近山中采择略加制作而成,既古朴自然,又有浑然天成之感。雕塑家们不但善于抓外貌、年龄、体型等外部特征,还十分重视个性的准确把握和内心世界的精细刻画。因而使得不少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在雕塑中,艺术家们要用了镂空和圆雕等多种手法,对人体和环境、器物的关系,衣饰、裙带的折叠扭转,内外穿插,都能较充分地加以体现,使得线条流畅,刀法劲健利落,玲珑剔透。还值得注意的是,塑像上的不少颜料,是雕塑家们用矿物自己研末配制,历久而不变色,敷色协调,清新不俗;衣饰的贴金,系用纯金打造,片薄纹美,用植物胶粘上,熨贴自如,至今仍闪闪发光。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黎广修师徒们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一批精美的塑像,除工作认真刻苦之外,与他们有丰厚的生活积累与较高的艺术修养分不开。据说,黎广修是四川合州人(今重庆市合川县),省时曾读诗书,后随像辈们以塑像为业,他青壮年时期,就曾在四川新都宝光寺塑罗汉中大显身手,成为四川泥塑高手。后来,应筇竹寺住持梦佛大和尚之请,来到昆明塑像。黎广修师徒,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精益求精,刻意追求,他们本身来自生活底层,胸中都贮蓄着不少生活的形象,在雕塑中又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形象,熔铸到其中。据说,广修本人,每天晚饭后,常至黑捕捉形象,熔铸到其中。据说,广修本人,每天晚饭后,常至黑林铺茶馆品茶,凡见到相貌奇特,别具典型特征的人物则注目审视,默记于心;或因工作进城办事,碰到典型人物即缌观察,回来勾出草图。丰富的积累,使得他塑像得心应手,神态逼真,不落俗套,并富于生活情趣。

除五百罗汉之外,筇竹寺中文物尚多。进寺门有元代所植的孔雀杉二株,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寺内茶花、玉兰芳香郁;大雄宝殿前匾联林立,既有气魄宏大、妙语如珠者,如:两手把大地山河捍瘪搓圆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里放出光明。有描绘寺僧生活深刻独到者,如:焚香静坐,莫漫说峨嵋旧事,滇海新禅;煨芋留宾,共领略世态炎凉,深山清况。两庑柱前分别悬有担当联: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黎广修联: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大雄宝殿后,年代久远,其中有徐霞客记述过的三僧塔。

筇竹寺罗汉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竹,又叫罗汉竹,是西南地区特有竹种。秆光滑无毛,秆环极度隆起,呈一圆脊形状,如二盘相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僧侣常用它来制作手杖,属国家三级保护的稀珍竹种。用来筇竹命名寺是因为一段神奇的传说,

由于筇竹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筇竹寺自建寺后经历多种宗派思想的影响,至清光绪年间塑五百罗汉造像时,筇竹寺受禅宗思想影响,是一座典型的禅宗寺院。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像是清代宗教造像艺术的精品,其产生和兴盛绝非偶然,而是与清代五百罗汉雕塑造像的兴盛、云南民族宗教信仰的多元、战后百姓精神的重构以及高僧梦佛与巧匠黎广修的结缘密切相关。就艺术性而言,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泥塑群一改清代宗教雕塑艺术重工艺而轻艺术,重装饰而轻内涵的程式化倾向,展现出风格迥异、飞灵神动、呼之欲活的全新风貌。究其原因,这与黎广修的艺术造诣、人生阅历、佛理体悟高度相关,同时也与艺术家的自由创作空间不无关联。

寺联

清乾隆进士,“瘦马御使”钱沣(1740年~1795年)曾撰筇竹寺联:“锡驻即前因,地拥宫花,劫历百千万亿;竹生含佛性,尘空梵境,欢同人鬼龙天。”钱沣又有华严阁联:“已作真金,钜复成矿;是惟师子,乃解逐人。”

《玉案晴岚》

机先(明)

山如玉案自为名,卓立天然刻画成。

白昼浮岚浓且淡,高秋叠翠雨还晴。

阴连太华千寻秀,影浸滇池万顷清。

杖策何当凌绝顶,滇南一览掌中平。

《玉案山》

道安(一作“道南”)和尚(唐)

松鸣天籁玉珊珊,万象常应护此山。

一局仙棋苍石烂,数声常啸白云间。

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平分左右斑。

万古难磨真迹在,峰头鸾鹤几时还。

《题筇竹寺壁》

御史郭松年(元)

南来作使驻征鞍,风景还惊入画看。

梵宇云埋筇竹老,滇池霜浸碧鸡寒。

兵威此日虽同轨,文德他年见舞干。

北望乌台犹万里,几回挥泪惜凋残。 犀牛表异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碑文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在唐代贞观年间,南诏的鄯阐候(昆明的最高统治者,昆明侯)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猎,忽见一头犀牛跃出,于是紧追不舍,追到玉案山北面,犀牛突然不见了,四处寻找,仰望山巅,只见山上云雾缭绕,有一群鹤貌童颜,形像怪异的僧人立于云上,他们急忙上山云看,到那里,僧人早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支异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起来看个究竟,但竭尽全力也拔不动。高光、高智兄弟觉得奇怪,第二天又到玉案山去看,插在地上的笨竹杖已长成青翠的竹林,他们十分惊奇,认为是“山灵显示”,这是块珍贵的“佛地”,于是便在此建寺居僧,取名筇竹寺。因此,天王宝殿门前两侧柱上有副对联作了这样的概括: 地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

筇竹的相关文化

筇竹寺罗汉像的特点,是神态生动和解剖比例合度,衣带的处理也生动真实。尤以人物神态的刻画,喜怒哀乐,各具其形。而且各个人物相互之间也有着一定的精神联系。在总的风格上,多是接近于近代民间雕塑的一些绘画式的造型。在人物的形象表情上,有的显得有些夸张,又有的近于矫揉造作,缺乏艺术上应有的含蓄和形象上的概括。在刻画人物神态和表达人物性格各方面,虽然看来是很真实的,但使人感到有些轻浮而且表面化。另外在衣饰道具的处理上,也有些过于琐碎,有的妨碍了主题的突出。尽管如此,筇竹寺的罗汉塑像,在我国近代雕塑史上,仍然占有它一定的地位。如就其中某些人物形象来评价,可以说是达到了近代雕塑世俗化的较高水平。在一般罗汉造像中的达摩像,多是刻划为印度尊者的形象。这里所表现的,是正在与人论道的一个印度人的神态,两目圆睁,肌肉紧张,显示出内心的兴奋激情;而另一个中国型尊者,却表现为沉默镇静,双目俯视,好像在考虑着疑难的问题。这两种不同的形象,反映了两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行动,并且都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忠实地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典型人物。

筇竹禅寺

筇竹寺(qióngzhúsì)

筇竹禅寺,坐落在昆明西北郊逶迤连绵的玉案群峰之中。这里古树苍郁,林壑幽深,云雾晴岚常绕山巅,筇竹古刹掩映密林,是滇中著名佛教禅寺。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碑文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之神话:“初,光偕弟智,猎于西山,有犀跃出,众逐之,至寺之北壑,失犀所在。仰视山畔,见群僧状甚异常。驰往觅之,又无所睹,惟所持筇竹杖植于林下,众弗能拔。翌日,往视之,则枝叶森然矣。光昆仲于是异之,知其为山灵示显福地也,乃建寺处,以居僧徒,因以\'筇竹\'名焉。然是时滇人所奉皆西域密教,初无禅讲宗也。”

好了,关于筇竹寺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gehaha.com/gonglue/61906.html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