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八大处医疗整形医院)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八大处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文章目录列表:
1.八大处公园的八大处
2.八大处怎么走
八大处公园的八大处
“八大处”即:参谋、副官、秘书、政务、军务、军医、军需、军法等八个处。产生背景
尽管相当于司令部的幕僚机构古已有之,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司令部在中国的出现,是自清末编练新军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军队,湘、淮军和八旗、绿营、巡防营等,都是以营为基本单位。营的幕僚一般有文案1员人,委员3人,医生1员人,马医1员人,外加护勇、号兵、长夫若干人组成。营之上的军队单位系临时编组,其幕僚更是临时性质,只是人数略多而已。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的军队幕僚机构,仍旧没有摆脱以往的样式。一直到了1904年前后,一个全新的军队编制体制得以在旧的营垒中孵化诞生,具有现代意义的司令部,才与新的编制一起相伴而出。袁世凯所练新军与以往湘军淮军不同,它是完全仿照西方军队的编制体制,由步、骑、炮、工、辎等多个兵种协同作战的合成军队,和这之前的军队主要以营为基本单位、兵种单一以及作战方法简单的情况相比,军队编制增大了,合成程度提高了,兵器有了发展,战术有了变化,指挥难度也随之加大了,单靠指挥官一人加上少数幕僚用简单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指挥已经不可能,因此,在指挥体制上,也有了一次大的飞跃,这就是在部队各级设置了专司指挥的业务机关——司令部门。“八大处”时期
1912年9月军队名称改革以后,军队司令部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大约在这前后出台的《禁卫军军师协(此时协已改称旅,但原文如此)司令处人员职掌规则附编制表》中,将禁卫军的军司令处依工作性质分作参谋、副官、秘书、军械、军法、军需、军医等七个处,并就各处职责进行了详细区分,共8条81款,是迄今为止看到的一个最早的最完备的司令部工作条例。后来,在相当于战区的军事机构巡阅使署的司令部中,又分作参谋、副官、秘书、政务、军务、军医、军需、军法等八个处。这就是民国时期经常说到的司令部组成的八大处。
与此同时,作为地方军事机构的将军行署、镇守使署和北洋常备军各师和混成旅中也普遍采用了和禁卫军司令部大致相同的编制,并订有各级各类司令部编制与职责的法规章制。和现代不同的是,不管师也好,军也好,镇守使署也好,将军行署也好,各级司令部均由此八大处组成(也有变动和减编),只是处长的官职因所在部队的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并没有象今天这样股、科,处、部的区分。
在这之后,历经新旧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十年内战,一直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军队中司令部的编制一直就是这么“八大处”。参谋长的设置也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黄埔建军到北伐战争时期,因学习苏联的编制,在团一级设有司令部和参谋长,十年内战时期,也曾编到旅一级。不过这两种情况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也没能普及,一直到国民党军队从大陆溃败,都只在师(独立旅、整编旅)以上编有司令部和参谋长。
美军参谋体制移植后的情况
抗战后期,随着美国军援的滚滚而来,美军参谋工作体制也移植到国军中来。按照美军的定义,参谋被分为参谋长、副参谋长、“一般”、“特业”和“其他”等各类。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参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参谋,系指组成司令部的所有人员,包括军医、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参谋长也包括在内。狭义的参谋,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谋。
作为当时中枢机关的国防部,采取的是“六厅八局”制。即作为一般参谋的第一厅(主管人事)、第二厅(主管情报)、第三厅(主管作战)、第四厅(主管补给)、第五厅(主管编制和训练)、第六厅(主管研究和发展)和作为特业参谋的副官局、兵役局、预备干部局、新闻局、预算局、战史局、军法局和宪兵司令部。国防部下面的陆军、海军、空军和联勤等四个司令部,也都编有与此基本一致的厅局。
由此对应下来,各军、师司令部,也分别建立了与此相对应的司令部门,只是简易为四大部门,即属于一般参谋的第一科(负责人事)、第二科(负责情报)、第三科(负责作战)、第四科(负责补给)和属于特业参谋的预算、财务、军医等小组及属于专属参谋的副官小组。在工作关系上,规定特业参谋应接受一般参谋的指导。
从这之后,作为一般参谋的“人事”、“情报”、“作战”和“补给”这四个部门另加特业参谋若干部门的司令部编制体制,便取代了从民初一直沿用下来的“八大处”体制,成为部队各级司令部编成的固定样式。
这一编制,已经完全区别于“八大处”的体制,是旧军队中司令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一直到今天,台军各级司令部的编制体制,仍以此为蓝本,变动不大。
八大处怎么走
八大处公园在五环以外,位于北京市著名西山风景区南麓。
八大处公园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建国后首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历史悠久、盛名远播、风水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庙园林。
八大处公园景点有:
长安寺、灵光寺、三山庵。
长安寺
长安寺位于公园大门以南一里多地。创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原名“善应寺”。后历经清顺治年间(1659年)、康熙年间(1671年)两度重修,规模日大,改称“长安寺”。长安寺倚翠微山,坐西朝东,红墙围绕,两进四合。入门便是一砖石景壁,上有\"登欢喜地\"四字。
沿西向甬路前行,登数十级台阶为该寺山门殿。殿内供关羽造像,又称“关公殿”。向后分别为“大雄宝殿”、“大士殿”,大士殿前二株白皮树尤为醒目,虽历数百年沧桑却仍枝繁叶茂,在京城古木名树中占得一席。
当年的长安寺曾是西山名刹;长安寺原有五百罗汉雕像,现已无存,据明万历年间史料对长安寺尚有:“寺中四松”最奇。门列天兵十,状极诡异,庑下有“五百罗汉”的记载,从中可见长安寺当年的地位和风貌。长安寺在“文化大革命”年间被毁,尚未恢复原貌,现今暂不对外开放。
灵光寺
灵光寺是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最初称“龙泉寺”,金世宗年间(1162年)改称“觉山寺”,明宣德年间(1428年)恢复龙泉寺旧称,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扩建后改为“灵光寺”。
灵光寺山门殿面朝东南,山门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铜胎贴金造像,重3300千克。为泰国僧王赠送的礼物。灵光寺内原有五进庙堂,现仅存“大悲院”、“鱼池院”、“塔院”三处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观音殿,北有拜佛堂,东西各有陪房十四间。院西南有一金鱼池,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年间扩建,原为寺内放生池。池畔有辽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画像千佛塔”,
此塔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后寺内僧人在清理旧塔基时发现了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舍利的石函。北行过一回廊为原卧游轩、居士院及方丈院。现方丈院中有1958-1964年所建佛牙舍利塔,高51米,分7层。
三山庵
三山庵因其地处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一说虎头、翠微、青龙)而得名。三山庵创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于乾隆年间重修。山门殿三间,正对山门是大殿五间,内供释迦牟尼塑像。清雍正、乾隆年间有高僧达天通理禅师曾在此研磨禅理。著书立论,一时名噪遐迩。
八大处是北京市西北部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也是北京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它位于昌平区的山区,距离北京市区较远,但是由于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那么,八大处怎么走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从北京市区出发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从北京市区出发,可乘坐地铁13号线到西二旗站,然后转乘公交车345路或919路,直接到达八大处景区。
2.自驾车前往
从北京市区出发,可沿着京藏高速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经过昌平区后,到达八大处景区。
二、从北京南站出发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从北京南站出发,可乘坐地铁4号线到西直门站,然后转乘地铁13号线到西二旗站,再转乘公交车345路或919路,直接到达八大处景区。
2.打车前往
从北京南站出发,可直接打车前往八大处景区,路程约为1小时左右。
三、从北京西站出发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从北京西站出发,可乘坐地铁9号线到国家图书馆站,然后转乘地铁4号线到西直门站,再转乘地铁13号线到西二旗站,最后转乘公交车345路或919路,直接到达八大处景区。
2.打车前往
从北京西站出发,可直接打车前往八大处景区,路程约为1小时左右。
四、从北京北站出发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从北京北站出发,可乘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然后转乘地铁13号线到西二旗站,再转乘公交车345路或919路,直接到达八大处景区。
2.打车前往
从北京北站出发,可直接打车前往八大处景区,路程约为1小时左右。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gehaha.com/gonglue/61718.html
共有 0 条评论